如今香港豪门多得是策略资本,但能3代人都登上天安门城楼看阅兵的?一个字——零,除了霍家。
别小看这事。城楼上的座位,从来不是靠钱能买的,这是国家对你一辈子态度的认可。能三代人都被请上去,说白了,国家觉得你这个家族靠得住。
问题就来了,香港多少地产大亨,名气一个比一个响,为什么只有霍家能做到?
霍英东:少年立下的硬骨头
霍英东1923年出生,家里穷得叮当响。更惨的是,他从小活在外侮之下:港英的冷漠,日军的铁蹄。很多人被打怕了,想的就是苟着过。霍英东没走这条路,他心里早早种下一句:“祖国要强,我才能抬起头做人。”
等他白手起家,手里有了点钱,别人想着享受,他盯着祖国。
1950年,抗美援朝爆发。前线缺啥?衣服、药品、钢铁。霍英东二话不说,在香港筹物资,组船队,硬往内地送。
展开剩余84%这事有多危险?港英政府天天派船巡逻,抓住就家破人亡。换个商人,早就怂了。霍英东没怂,他认准一句话:“祖国兴亡,匹夫有责。”
一送就是三年。最后志愿军胜利,他的事迹被写进了解放军出版社的刊物《霍英东与抗美援朝战争》。从那以后,他不只是商人,而是“红色商人”。
1964年,他第一次登楼,参加新中国成立15周年庆典。回来后果然被港英政府打压,房地产差点干不下去。但他硬扛了下来。
1984年,第二次登楼。1999年,香港回归两年,他第三次登楼。
这一辈子三次,每一次都踩在关键节点。最后有人劝他去国外疗养,他摇头:“要走,也要在北京走完。”
这种选择,不需要解释。
霍震霆:二代没躺平策略资本
常理讲,二代最容易废。父辈打下的江山,拿来挥霍最方便。可霍震霆没废。
2008年北京奥运会,他代表霍家捐了2亿港币,主要用在水立方建设上。你今天看见的那个“冰立方”,背后就有霍家的钱。
这种钱,别人花了要写满报纸,他花了基本没炒作。为什么?因为他们是真想让祖国有体面。
2009年,六十周年阅兵,他在城楼上说了一句:“能参加祖国60岁生日,我觉得很光荣。”
2019年,七十周年,他又上去了,这次身边多了儿子霍启刚和儿媳郭晶晶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他在婚礼上当众说:“感谢郭晶晶下嫁到霍家。”这句话看似客套,其实透着一种认知:豪门的荣耀,不靠招门当户对的儿媳,而是靠自己能不能对得起国家。
霍启刚:第三代没废,这很稀罕
到第三代,大部分豪门就彻底垮了。游艇、派对、炫富,顶多搞点慈善公关。霍启刚不是。
他没急着接生意,而是跳进政治。
香港这摊浑水,风口浪尖,稍微不小心就挨骂。很多富二代能上去?没几个。
霍启刚自己说过一句话:“如果对社会没有贡献,我自己也过意不去。”这话不像豪门公子,更像个想干事的公务员。
2019年,霍启刚第一次登楼。外界当然有人酸,说这是祖宗余荫撑的场面。可你要真把他当个躺平的豪门公子,就小瞧了。
别忘了,这人早在体育、青少年事务里折腾十来年,两会上还敢甩出六条有干货的建议。没点分量,连话筒都摸不到,更别提上城楼了。
到了2025年九三阅兵,霍震霆干脆带着两个儿子一块站上去。三个人并排站着,霍震霆说:“一家人一起参与盛事是一种光荣。”这句话听上去温吞,其实是宣告:我们这家人,三代都在,家风没断。
豪门的真正底色
香港豪门数不清,但能三代人都登楼的,只有霍家。
为啥?很简单。别人把祖国当提款机,霍家把祖国当根。
你要真翻翻香港的富豪榜,能叫得上名字的家族一大堆。
可你仔细看看结局,大多一个模样:第一代拼死拼活,第二代开始想着拿钱换护照,第三代直接败光,到头来只剩一堆报纸的“豪门八卦”。
光鲜有几年,谁能记得几十年?
霍家走的不是这路子。他们没想着抽身,反而一代比一代往前贴,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绑死。别人拎着皮箱往外跑,他们一家子往北京去。
所以说到底,豪门的底色,不是豪宅珠宝,也不是跑车游艇。真要紧的时候,看的是你站哪边。
现在一提“豪门”,媒体爱写的还是宴会、钻戒、名媛派对。
可看多了你会觉得俗:二代挥霍,三代败光,烂尾收场。霍家给出的答案不一样——钱他们有,但更硬的是骨气。
我甚至敢说,等到第4代长大成人,城楼上可能还会出现“霍家”的名字。因为有些家风,一旦立起来,就不是轻易能折断的。
真正的豪门,不是车库里停几辆跑车,院子里盖几幢别墅,而是能让子孙几代在众人面前,腰杆笔直,不带半点犹豫地甩出一句:
——我们策略资本,和祖国站在一起。
发布于:河南省智慧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